
中国量子计算项目现遭国外机构调查,揭露其依赖外国高科技技术。一家名为Origin Quantum的国外机构声明,他们的研究并非特意以中国为对象,而仅是指出量子计算发展取决于全球供应链。
根据国内媒体1月6日的报道,位于安徽合肥的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"本源悟空"已上线运行。该计算机搭载72位自主超导量子芯片"悟空芯",是目前先进的可编程、可交付超导量子计算机。国外媒体进行了调查,并对该项目中使用的外国技术进行了详细挖掘,引发人们关于目的的猜测。
外媒报道揭示,该项目在生产中高度依赖外国技术,具体包括以下几点:首先在项目的初始阶段,使用了德国进口的光刻技术设备,其中MA/BA8 Gen4掩模对准器关键设备由德国SÜSS MicroTec公司制造,该公司成立于1949年,现已成为光掩模领域的领导者。芯片在厦门裕茂科技公司制造的机器中进行涂层和氧化处理,而该公司得到了美国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的支持。在这一过程中,使用电子束光刻技术,相关技术或存在日本公司的参与。
此外,项目中利用韩国Real RTP公司的快速热处理机器检查晶片是否有缺陷。需要指出的是,中国公司开发出了自己的无损探针电测量平台和激光退火器,显著提高了效率和芯片产量。最后阶段的测试和包装则相对依赖中国已掌握的成熟技术,不需要国外技术。
外媒也指出,这些外国公司的参与引发了人们对遵守美国芯片出口管制的质疑,专家们认为,虽然量子计算可能不会直接受到这些管制的影响,但生产线的建立时间可能早于这些控制措施的时间。
